經常坐在辦公司的電腦族,看書、上網、查資料....用眼過度已成為普遍現象,選擇正確的眼藥水,帶有“消字號”的眼藥水,就一定是眼“藥”水嗎? 但是,消費者也許很難想到,小小一瓶眼藥水,不但有可能達不到治療效果,反而把眼睛"治"出病來。記者采訪發現,眼藥水不僅品種繁多,讓人眼花繚亂,而且滴眼液產品的批準文號也同樣叫人看不清楚,有"國藥準字"、" 消字號"和"健用字號"等。批準文號的混亂,給滴眼液的使用埋下很大的安全隱患。 在北京的幾家知名藥店、商場,記者看到,眼藥水從品種到價格都是千差萬別。僅針對青光眼、白內障、麥粒腫、慢性結膜炎等疾病的產品就多達二十幾種。另外,還有隱形眼鏡滴眼液等各種護理品,或用于平時眼睛護理的營養滴眼液。同時,價格也由功能療效的不同,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。 記者走訪后發現,眼藥水、滴眼液不僅價格差別巨大,產品批準文號也同樣是五花八門。目前,消費者在購買滴眼液時,經常會在產品包裝上發現"國藥準字×××××",或"×衛消證字(200×)第×× ××號"、"×衛消備字(200×)第×××××號"的審批文號。多數人不知其中差別,容易混淆,結果把"消字號"產品當藥使用。 但是記者注意到,各個藥店、眼鏡店向顧客推薦時,大多避開是" 消字號"還是"國藥準字號"滴眼液的問題。一位銷售人員表示,一般消費者購買滴眼液,大多只問牌子和價格,很少關心具體功能和其他認證信息。而目前在市場上,"消字號"和"國藥準字號"約各占一半,不過許多牌子新到的貨多是"國藥準字號"的,"消字號"滴眼液將慢慢退出市場。 實際上,"準字號"和"消字號"有著本質的差別,后者僅屬于衛生消毒用品范疇,而前者才是真正具備療效的藥品。權威人士稱:"消字號產品屬于衛生消毒用品范疇,僅有消毒功能,根本不具備其他作用。只有準字號產品,才具有針對性的治療功能。以滴眼液產品為例,很多消字號產品大肆鼓吹其治療、治愈功效,加上藥店促銷員為了追求消字 號產品的高利潤,大力向消費者推薦。消費者受迷惑使用后,不僅不能治病,反而使病情惡化,甚至引起失明。" 據媒體報道,"消字號"產品的許可證發放與管理,僅由省級以下衛生行政部門負責,審批"門檻"相對較低;而"準字號"則只能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,并且要經過藥理、病理、毒副作用測試和臨床驗證等一系列環節,在確保安全有效的情況下才可能批準,整個過程通常需數年以上。此外,在工藝上,兩者的生產條件也有天壤之別。 正是由于"消字號"產品存在安全隱患,衛生部于2005年5月下發《關于消毒產品標簽說明書管理規范》和《關于調整消毒產品監管與衛生許可范圍的通知》。文件規定,自2006年1月1日起,新生產的此類眼部護理產品不得再以"消字號"銷售。但在很多藥店,"消字號"的產品仍然隨處可見,《羊城晚報》的記者調查顯示,市場上一些" 消字號" 滴眼產品仍在大肆鼓吹其治療、治愈功效。如,一種宣傳適用于白內障,老花眼,青光眼,結膜充血,青少年近視、遠視、假性近視及散光引起視力下降的滴眼液,其批準文號竟是"消字號"。另外,許多"消字號" 的滴眼液批準文號標示也相當混亂。在一些產品上,只標有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號,而沒有產品的批準文號。 對此,專家提醒消費者,購買時要仔細留意產品的批準文號,最好選擇通過GMP認證且三證齊全的"國藥準字號"滴眼液。 |